↓↓
预计9月20-21日早晨,吉林市、辽源市、通化市、延边州大部发生霜冻害风险较高,白山市发生霜冻害风险高。
受冷空气影响,18日开始全省气温较前期明显下降,累计降温幅度一般为 6~10℃,部分地方可达10℃以上。18-20日气温持续较低,日平均气温为11.5℃左右,比常年同期偏低 2℃左右。20-21日早晨,吉林市、辽源市、通化市、白山市、延边州大部最低气温一般为0~2℃,部分乡镇可达0℃或以下。
目前,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已接近成熟,杂粮杂豆基本成熟,但受前期干旱、低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叠加影响,全省仍存在发育偏晚的地块。此次霜冻过程将对贪青晚熟地块作物灌浆成熟产生不利影响。
省农业农村厅、省气象局联合建议:对易受早霜影响的贪青晚熟和低洼地块,根据地形、风向,选择适宜时机,采取人工造烟防霜等方式,改变局部环境温度,减少早霜危害。水田要采取灌深水等措施,保持地面温度,并在霜冻过后,及时排水晒田,促进地温升高,延长作物在田时间。
天气渐渐变冷
安全生产工作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?
快收好下面这份提醒!
1
煤矿:
秋季天气逐渐变冷,天干物燥,同时又是煤矿销售旺季,超产冲动强烈,容易产生赶进度、追任务、急于完成效益指标等情况。
要严防“超能力、超强度、超定员”三超现象,要加强职工安全教育,严肃查处“三违”行为。
2
地下矿山:
要加强秋季机械通风管理,严格执行风机开停制度,确保风速、风质、风量满足规程要求;
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,必须安装符合设计要求的局扇,停止作业并已撤除通风设备而又无贯穿风流通风的采场和独头巷道,应设栅栏和警示标志,防止人员进入;
加强爆破通风安全管理,爆破后必须经检测确保空气质量满足作业要求后,方可进入作业;
强化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记录。
3
露天矿山lutiank 露天矿山:ngshan
遇大雾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应要求作业单位停止作业,避免冒险作业;
合理控制降尘洒水水量,防止洒水过度引起运输道路及有关平台结冰,同时要制定完善冰雪天气车辆防滑措施。
4
尾矿库:
严格值班制度,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措施,加大巡查力度;
加强日常隐患排查,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,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。
5
危险化学品:
秋季气温下降,气候多变,一是设备设施及金属构件由于温差大易发生损坏,企业要加强对生产及储存设备、能源介质管网等设备设施的检查、维护、保养工作,防止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物质泄露。
二是企业处于生产繁忙期,同时人会出现“秋乏”现象,不安全因素增多,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,加大隐患排查力度,加强岗前培训,配齐劳动防护用品,规范作业现场管理,纠正“三违”行为。
三是企业要加强动火作业等特殊作业的管理,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,设置专人监护,配备安全防护装备及足够的应急处置器材。
8
轻工、纺织、烟草:
秋季冷暖变化不规律,设备设施受天气影响较大,一是企业要加大对生产系统,管道、阀门、仪表等机械设备,应急报警、防爆装置等保护设施的巡检力度,加强对电气设备、线路和防静电装置的隐患排查整改,做好防火、防静电等工作。
二要强化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,提高安全操作技能,确保正常生产、检维修、动火等环节作业安全。
9
粉尘防爆:
秋季天气干燥,易产生静电而引发火灾、爆炸事故,涉爆粉尘企业要做好设施设备接地线路的检测和监控工作,加强对电气设备、防静电装置、探测报警装置等设备设施的检查,做好静电防护等安全措施的落实,避免产生静电或加速静电的释放,防止因静电而引发事故。
10
涉氨制冷:
秋季昼夜温差大,涉氨制冷设备和金属构件易锈蚀、扭曲、破裂,导致泄漏和爆炸,企业要做好制冷机、压力管道等设备设施的检查、维护、保养工作,配足配齐防毒器具和抢救药品等应急物品,确保应急通道保持畅通,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整改。
11
有限空间:
秋季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如通风不畅,有毒有害气体易积聚,导致中毒事故。企业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,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,配备好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,加强对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,防止意外事故。
12
商贸:
秋季商场、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客流量增多,企业要规范用电、用气、用火的管理,加强对电梯等特种设备的检查,强化周末的客流的管理,确保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畅通,防止事故发生。
13
民爆物品:
秋季易产生静电,雷管生产要控制室内湿度,要对生产区和库区周边易燃物进行全面清理。此季节部分地区雾多雾大,要防止危险品运输事故。
来源:彩练新闻、山东省应急管理厅